原标题:浮法玻璃市场经历罕见“暖冬”行情,价格涨至史上高位
进入12月份以来,全国浮法玻璃市场行情可谓是热火朝天,价格连续上涨,价格.走势近乎是直线上行,目前处于各地市场较高位的华南市场均价直逼2500元/吨,其他主流市场也已超过2200元/吨。相信每个玻璃市场从业者近段时间以来每天的朋友圈都被各个生产企业的涨价通知刷屏过。很多“老革命”前辈们都表示,今年的这个行情是自己从业几十年来都未从见过的,到了12月中旬还在持续且大幅上涨,是非常超乎意料的。
2020年开年就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场行情的发展中,充满了各种的意外。上半年的疫情导致了天量库存的产生和价格迅速下跌的行情,在此不再过多赘述。那么临近年底这一波罕见的“暖冬”行情,又是有哪些因素导致的呢?让我们抽丝剥茧。
一是供应方面。我们都知道,上半年因为疫情和北方地区环保新政的原因,部分产线放水冷修或者直接停产退出,仅河北地区放水产线就达9条,其中沙河地区6条,合计日熔量4200吨,占当地在产产能的24.5%。从以上在产日熔量的走势图来看,上半年的多数时间是低于去年同期的,也只是在疫情得到控制、行情好转之后,点火产线增多,在产日熔量震荡上行,终于在7月份赶超去年,并一路上涨。虽然目前来看,在产日熔量已远高于去年,但从估算全年的产量来看,与去年相差无几。
另外一个影响供应量的因素就是光伏行业的大热和光伏玻璃的紧缺,导致约10条左右具备生产能力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转做附加值更高的光伏玻璃背板,从而导致建筑玻璃的供应进一步缩减。
第二,需求方面。临近年底,下游订单赶工,无疑对市场行情的崛起起到了强劲的推动力。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收紧,倒逼房地产竣工加快,处于建筑工程末端的玻璃需求便得到了集中体现。
不过说到年底赶工,不同的市场还是有些差别的,比较明显的就是北方肯定是早于南方的。东北和部分华北地区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在10月中下旬即已进入赶工期,下游采购积极,需求旺盛,在其他市场还处于观望之时,价格率先进入上涨阶段,由此还一度出现了“南玻北上”的罕见现象。尤其是沙河地区,摆脱了“价格洼地”的称号,成为中高位价格区,吸引了部分来自山东、河南、湖北、东北甚至是西北、西南地区的货源涌入,这在以前几乎是从未有过的现象。随后在11月份中旬以后其他地区赶工需求明显增强,货源消化速度加快,生产企业库存持续削减,货源日渐紧俏,价格上涨频率也开始加快,涨价通知纷至沓来。
虽然沙河地区由于降温及雾霾天气,价格出现了短暂的回调,但随后很快再次转强。而东北市场也在降雪之后,进入了产销减弱的阶段,但下游赶工需求仍存,生产企业库存持续低位,在价格稳定了半个多月以后,在外围市场带动以及货源外发增多导致整体库存低位的情况下,东北市场亦加入了涨价大军中。
12月份已过大半,浮法玻璃市场的热度还没有消退的迹象,在货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生产企业的涨价幅度也越来越大,从一开始的一次1-2元/重量箱,发展到3-5元/重量箱,更有甚者一次涨幅10元/重量箱。即便浮法玻璃价格如此大刀阔斧的上涨,在部分地区拿不到货依旧是让贸易商和下游加工厂头疼的问题。
下游加工厂的订单年底交工是比较紧迫的事情,所以元旦之前玻璃的需求或将保持旺盛局面,价格继续上行也将是大概率事件。即使元旦过后,需求逐渐降温,生产企业走货减慢,但因为库存基数比较低,生产企业也不会有太大压力,另外由于今年利润丰厚,生产企业的资金方面亦是十分充裕。所以,预计春节之前的浮法玻璃市场,局部的调整可能存在,但整体的价格形式或将维持高位水平。